福來旺來慶元宵 彭美里
農曆正月十五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是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在古代社會中具有春節假期結束的意義,因此被稱為「小過年」。在元宵節,人們都會吃湯圓或元宵,以求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大吉大利。
元宵節是新春的結束,早期的農業社會以盛大的祭祀來祈求豐收。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有點燈供佛的習俗。道教中將正月十五視為天官大帝(堯)的誕辰,是為上元節,故燃燈以為慶祝。所以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或「燈節」。
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燈”諧音“丁”(台語),就是男丁。所以元宵節也是一個求子生丁的節日。 本宮2018年的元宵節於14:00以園遊會拉開序幕。園遊會中的小吃攤位供應各類美食,讓民眾大快朵頤。
全民同歡卡拉OK於16:00熱鬧登場,喜好歌唱的民眾爭相上台一展歌喉。 紅色討喜造型精美可愛的旺旺狗燈籠一出場,廟前廣場便井然有序,大手牽小手排起人龍,等著領取燈籠。 17:00,飄揚起文山民族管弦樂團演奏的樂曲。團員的演奏技巧精湛,從他們手中流瀉出來的樂曲,讓這個歡喜團圓的日子顯得更加溫馨美好。 鴻德醒獅傳藝坊的「醒獅呈祥 大鼓表演」在咚咚鼓聲中,兩隻活潑逗趣的醒獅一出場表演,便吸引全場的目光。表演尾聲,致贈廟方代表吉祥興旺的鳳梨和好彩頭。兩隻醒獅把糖果含在口中,讓小朋友伸手進去拿糖果,逗得大人小孩樂不可支。 新和國小表演的「舞龍獻瑞」,長長的龍身在全場翻騰飛舞,氣勢磅薄。表演結束前,表演隊員高舉龍身,排成一座龍門,讓民眾列隊穿過,象徵「鯉躍龍門」。 安坑國小的「北管民俗藝團表演」為表演節目精彩壓軸,並為廟方每年頒發獎學金給學童的義舉致贈「感謝狀」,由理事長黃朝安代表廟方接受。 新店區公所陳麗卿主秘上台致詞,祝福大家元宵節快樂,年年福來旺來。接下來的重頭戲是卡拉OK歡唱、摸彩、猜燈謎三項活動交互進行。今年的摸彩大獎是5台32型液晶電視和10台10吋平板電腦,其他獎項繁多,引起大家莫大的寄望。 熱鬧精彩的元宵節節目在歡欣的氣氛中結束,大家過了一個愉快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