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坑地區媽祖聖誕繞境 彭美里
安坑地區幅員遼闊,多丘陵地。乾隆18年(1753)永豐圳開鑿完成。乾隆60年(1795)開鑿安坑圳,分享碧潭水源,灌溉外五張庄、赤塗崁一帶。安坑居民多數以農為生。為求驅逐病蟲害,五穀豐登,合境平安,每年舉辦放軍儀式。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倡導節約拜拜政策,全國統一將放軍儀式和媽祖聖誕繞境活動合併在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那天舉行。
安坑地區媽祖聖誕繞境活動多年來均由太平宮主辦。今年參加的宮廟有潤濟宮、日興宮、公館崙福德宮、綠野香坡福德宮、柴埕十四份福德宮、永吉宮、車子路福安宮、玫瑰社區福德宮、德安宮、塗潭福德宮、北后宮、慶凌宮、溪州福德宮。
上午7:00開始,參加今年媽祖聖誕繞境活動友廟的陣頭車輛即陸續開進本宮廣場拜廟。本宮在廟門外燃焚金紙,代表致贈來拜廟神尊兵將的「下馬金」。金紙火堆周圍灑滿剁碎的牧草,作為犒賞神將坐騎的糧草。載著神轎的友廟車輛在金紙火堆前三進三退,以最高敬意的三鞠躬向本宮致意。 向本宮拜廟致意後,參加繞境的車輛、陣頭在碧潭路的碧潭橋頭集結待發。繞境車隊分主、副兩隊,8:00由副隊先行,朝永業路、新潭路方向巡繞。8:30主隊由太平社北管樂團領軍,朝安康路、安民街方向巡繞。 台灣人的神祇信仰,媽祖除了是海神,更是戰勝大自然的一種精神力量,是台灣人最普遍信仰、香火最盛的神明之一。參加遶境宮廟的廟方人員和信眾,沿途發放符令和糖果給當地居民,把神祇的福佑和分享的精神傳播出去。沿途居民則熱情相迎。在繞境車隊經過時,爭相在路邊持香膜拜,或在自家門前設置香案,點燃香燭,以鮮花、水果、糕餅虔誠供奉,祈求神靈保佑。 主、副兩隊人車中午在車子路福安宮會師,享用豐盛的便當、水果、冷飲、甜點後,於12:40繼續遶境行程。太平社北管樂團的管絃鑼鼓聲,環保電子鞭炮聲、沿途社區居民熱情相迎,持香膜拜,為午後寧靜的安坑山區掀起一股「迎媽祖」熱潮。
遶境隊伍行進到潤濟宮時,包括太平?主神、媽祖神轎及隨陣頭出巡的五尊神將,都赴廟前作禮貌性拜廟,進行友廟間的聯誼。行進到消防局安康分隊時,停下隊伍,舉行祈福儀式。祈求開漳聖王、媽祖及諸真列聖保佑地方寧靖,無火災,無災殃意外。 鎮守在太平宮的廟方人員和信眾於14:0 0在廟裡舉行「犒軍」儀式,以牧草和麥片犒賞神尊和兵將的坐騎,酬謝牠們遶境時的任重道遠及辛勞。 遶境行程結束後,太平宮出動的23部車輛回到宮前廣場,恭請神尊及神轎下車,由廟方人員恭捧神尊過火,淨身上座。意味太平宮出巡的列位神尊出巡任務圓滿,回宮繳旨。隨隊出巡的神將向諸神致意後,也任務圓滿,淨身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