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宮
建廟沿革
 
        太平宮-大坪頂開漳聖王廟,安坑第一大廟,始建於1807年(嘉慶12)。十八世紀末,漳州人入墾安坑,形成外五張聚落。為求消弭瘟疫,風調雨順,迎奉家鄉守護神開漳聖王香火祀奉。永豐圳水利灌溉工程完成後,外五張庄民感念開漳聖王的庇祐,由漳州人張馥元、吳以文、曾合記、王三才、廖仁記、林榮水、游源昌、范清科八人集資,於嘉慶12年(1807)興建開漳聖王廟太平宮;自大科崁(大溪)埔仔頂粟仔園迎奉開漳聖王鎮殿。是安坑外五張的信仰中心。


主祀神明

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西元657-711),河南光州固始人,生於唐代顯慶二年。唐總章二年(西元669)隨父入閩平亂,並上奏請求建設漳州,興建水利,墾荒屯田;且興辦學校,培養人才,教化治民。一生致力撫綏建州,鞠躬盡瘁,地方百姓為崇功報德,在各地建廟隆祀,經由歷代封誥,由侯而王。是漳籍移民的鄉土守護神。又名威惠聖王、聖王公、威烈侯等,簡稱為「陳聖王」。


祭祀神明位置
一樓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左祀聖王父陳政,右祀土地公。
一樓後殿聖母殿,主祀天上聖母,左祀地藏王菩薩,右祀文昌帝君。
一樓左偏殿供奉太歲,一樓右偏殿供奉註生娘娘。
二樓後殿觀音殿,主祀神觀音菩薩,左祀關聖帝君,右祀孚祐帝君。
三樓後殿凌霄寶殿,主祀玉皇大帝,左祀三清道祖,右祀三官大帝。


走過歷史留下故事
      台灣清治時期,祖籍福建的兩大族群泉州人與漳州人之間武裝衝突迭起。咸豐年間,台北盆地發生大規模戰爭,範圍遍及淡水河、大科崁溪、新店溪兩岸,戰況激烈,死傷慘重 。太平宮所在地-大坪頂,正處於泉州人的大坪林和漳州人的安坑交會之處,主祀神明又是漳州人的家鄉神-開漳聖王,所以目標顯著,首當其衝,成為泉州人攻擊的首要目標。咸豐三年(1853)泉漳械鬥,大坪林之泉州人燒毀太平宮,奪走神像。所以目前保存在太平宮的器物,都在清同治之後製造。
      1937年(昭和12)發生中日戰爭,日本在臺灣積極推展皇民化運動,企圖廢止台灣寺廟,尤以道教寺廟為首要目標。
      太平宮廟方為了護廟,只好將太平宮易名為「碧潭寺」,迎奉觀音佛祖。管理人王水柳先生並邀請當時在日本人寺廟萬華弘法寺修行的師父-景美人陳樹擔任住持,以符合日本寺廟的規定。如此的權宜措施,太平宮才得以脫離日本政府的魔掌,保存下來。
      現今此關音佛祖神像供奉於後殿二樓觀音殿。垂目慈眉,雙髻錦袍,尊貴典雅。大慈大悲,普渡世人。
      1949年(民國38)國民黨軍隊進駐太平宮,以太平宮為營舍。不久即撤退還廟。1953年(民國42)陸軍向廟方租借位於廟後方的香田1496坪土地,成立碧園新村,興築三排房屋,供50多戶軍眷居住。歷經40多年,太平宮廟方屢次向軍方請求還地未果。直到孫震國防部長上任,廟方委請立法委員劉盛良再次向軍方請求還地,這次軍方終於點頭答應,但是在與碧園新村50多住戶談判,協調搬遷的過程卻諸多不順。拖了七、八年,經過當時太平宮主任委員也是市民代表陳嶸熺多方努力,設法協調之下,趕在眷村改建條例即將廢止之際,終於大功告成,碧園新村50多住戶於民國89年(2000年)遷村至土城中華路二段的中華新城。
      太平宮已於2005 年將收回的碧園新村舊址闢建為林木蒼翠蓊鬱的後花園,並根據五行命名為『碧園叢林』。